收藏古代瓷器的好處。
文物收藏
當下,越來越多的收藏家開始去收藏一些比價的具有意義、比較具有價值的古玩字畫,許多的收藏家發現自己早年收藏的一些字畫都是沒有很好的商業價值,開始去收藏一些具有收藏意義的文物,在自己去逛一些古玩店的時候,也是開始更多的去關注一些陶瓷。
在現實社會中,許多人的目的卻不僅是為了自己的觀賞價值的,許多人是為了去賺取一些重要的利益的,所以很多人開始去留意如何去收藏一些比較好的收藏的物品,從之前的一些簡單的字畫,到后面的陶瓷,這些都是改變很大的。許多人看準了收藏這一行業可以帶來的的巨大的商業利益,所以開始去收藏文物。
當然也有很多的人是為了自己興趣愛好的,他們喜歡藝術,沒有在乎那么多的商業利益,所以他們只是為了自己喜歡的藝術品,不惜花重金去收藏這些好的藝術品。
而事實上也是藝術是無價的,然而對于那些希望通過收藏來盈利的人來說,有個很好的收藏品是十分的重要的。而陶瓷收藏無疑是收藏中比較容易賺錢的一個行業,隨著人們對于陶瓷的喜愛,人們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也是有了一個很大的改變,對于一下兒藝術性的東西,開始變的有興趣起來。
很多人更是認為陶瓷是一種身份的象征,一些具有收藏價值的陶瓷更是顯示了主人的品味。陶瓷起源于中國,我相信在未來的時間里,陶瓷一定會是發展的越來越好,而收藏陶瓷行情也將是變得越來美好。
taoci52.com延伸閱讀
瓷器的美好象征
外國朋友把中國看成是瓷器之國,而龍又是中國古老文化的象征,又是戰勝自然,化險為夷的神力的化身。外國朋友把黃河、長江看成是兩條巨大的飛龍,橫臥在中華大地上,因而把古老的中國形象地稱為東方巨龍。明萬歷外銷瓷器裝飾上有雙行龍,雙鹿的圖案,無疑寄寓著雙龍騰飛,雙鹿盈門的美好愿望和東西方先民同心合力戰勝困難,創造美好的象征?!?/p>
簡而言之,龍、鹿、葵花等動物、植物、花卉的裝飾藝術是中國民族傳統文化思想的結晶之一,但文化思想是人類的共同財富,它是沒有國界的。
隨著東西文化思想交流的日趨頻繁,中國的傳統藝術裝飾也傳播到東非、歐洲、所以,也可以說瓷器裝飾藝術是世界文化藝術的寶庫中的一部分。裝飾藝術作為中國古外海外銷瓷器研究的一個組成部分,已成為中外學者的共同感興趣的課題之一。正是這一共同的目標,把中外研究古瓷的專家、學者團結在一起,隔山隔水不隔間,遠隔重洋有相知。筆者深信:通過中外古陶瓷專家學術交流,必將對中國古外銷陶瓷研究的深入開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汝窯瓷器收藏價格及行情如何?
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汝窯瓷器鑒定拍賣。汝官窯天青釉色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觀察,顏色會有不同的變化。平常體會,在明媚的光照下,顏色會青中泛黃,恰似雨過天晴后,云開霧散時,澄清的藍空上泛起的金色陽光。而在光線暗淡的地方,顏色又是青中偏藍,猶如清徹的湖水。究其原因,是汝瓷瑪瑙入釉而致使釉面產生的不同角度的斜開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氣泡對光照的不同反射而產生的不同效果。
面如玉
關鍵是半乳濁狀的結晶釉,這種結晶釉對色與光極敏感,青綠釉卻能從內反射出紅暈。釉子稍厚處,如凝脂般將青翠固化,又如臘滴微趟,將瑪瑙融化之后而又將其垂固。釉子稍薄處,如少女羞澀面現昏紅,又如晨曦微露,將薄云微微染紅。釉面滋潤柔和,純凈如玉,有明顯酥油感覺。撫之如絹,溫潤古樸,光亮瑩潤,釉如堆脂,素靜典雅、色澤滋潤純正、紋片晶瑩多變為主要特征。視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汝瓷釉面的光澤,不如官、哥瓷晶瑩,更遜于龍泉青瓷,與同為貢御性質并亦為出土的定瓷、龍泉瓷標本作比較,汝釉的光澤度,大抵只及后者三分之一略強。這說明,瑪瑙入釉,致汝釉的?;潭燃坝再|的抗腐蝕性均有所下降。反過來則說明,缺乏明顯玻璃質感,是瑪瑙為釉的一個重要特征; 釉質肥厚瑩潤若堆脂,釉面因施釉不勻、顯高低不平、久平整,并有少量氣泡和縮釉現象, 蟬翼紋: 用“蟬翼紋”來形容汝官釉面的開片最為形象。前人用“蟹爪紋”來形容,這里有二種說法。其一“汁中棕眼隱若蟹爪”,是說釉面上因氣泡破裂而產生的棕眼猶如螃蟹走過沙灘而留下的蟹爪印。其二是形容瓷器表面開片的長短無序,呈不規則交錯猶如蟹爪。筆者看法:所謂“蟹爪紋”是在瓷器開片的一條主紋上,另生出一條次紋,形成一個“Y”型(蟹爪),然后在次紋的一邊又生出一條次次紋,形成又一個小一點的“y”型(蟹爪),。。。。。。就像一棵樹主干生出大枝,大枝生出中枝,中枝生出小枝,小枝生出小小枝一樣。其實中國畫技法中創始于宋初的枯樹畫法的一種方法,就叫做蟹爪技法。用蟹爪技法來解釋瓷器開片的主次、走向,最簡單不過了。不過用蟹爪紋來形容汝官釉面開片卻有不足,因為它只形容了開片的主次及走向,卻無法形容汝官釉面中的斜開片。因而有人在考慮這方面時就用“魚鱗紋”或者“冰裂紋”來形容。因此用“蟹爪紋”、“魚鱗紋”、“冰裂紋”來解釋汝官釉面的開片都是只抓住了一點而沒有顧及其余。而蟬翼紋既包含了蟹爪紋又包含了魚鱗紋或冰裂紋,是形容汝官釉面的最形象比喻。蟹爪紋,形容瓷器開片的主次、走向。
晨星稀
汝窯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氣泡,古人稱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時隱時現,似晨星閃爍,汝窯瓷片的斷面,肉眼可見一些稀疏的氣泡嵌在釉層的中、下方。用放大鏡于釉面上觀察,中層的這些氣泡,于釉層內呈稀疏的星辰狀,大的如星斗。但是,蘊藏在釉層最底下的另一部分氣泡,從釉面上則很難透見。汝瓷在其胎體的釉層間,有一排肉眼可見的大小氣泡,這類同宋龍泉、南宋官窯等青瓷體系釉內氣泡排列有異的景象,屬瑪瑙釉為釉的又一特征。同時表明,瑪瑙的粘度很強,以致釉內與胎體中的空氣,在燒制過程中無法正常溢出,較多的被封閉在釉的下層;芝麻支釘釉滿足:。高濂的《遵生八箋》說汝窯“底有芝麻細小掙針”。在器物底部可見細如芝麻狀的支釘痕,痕跡很淺,大小如粟米,汝窯是釘痕大部分如芝麻粒那么大,這是其它瓷窯所少有的。 棕眼:釉面的氣泡在窯中焙燒時爆破后未經彌合而自然形成的小孔。
魚子紋
魚子紋是指在汝瓷釉面上有片狀泛黃有異于汝瓷天青釉面的色塊。 對魚子紋的解析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是釉面細小的開片細若魚子。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寫道:”汝窯在河南汝州,北宋時所創設也。土脈細潤,如銅體,有厚薄,汁水瑩潤。有銅骨無紋者,有銅骨魚子者……”。對汝瓷的開片有各種形容,如蟹爪紋,冰裂紋,蟬翼紋,魚子紋等,但我覺得用蟬翼紋來形容是恰如其分。而汝瓷釉中多布紅暈,有的如晨曰出海,有的似夕陽晚霞,有的似雨過天晴,有的如長虹懸空,都是一些美麗的形象比喻,有點夸張。說到底就是釉面中泛起的紅斑塊顯露在青色的釉面上,好像魚子飄浮在水面上,僅此而已,我甚至覺得,這是汝瓷的缺陷。不過對汝瓷來說,又多了一個非典型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有銅骨無紋者。所以,魚子紋是汝瓷的非典型特征。
當代藝術陶瓷行情看漲 武漢興起收藏風
當代藝術陶瓷收藏漸漸在江城興起。記者昨了解到,鼠年伊始,首批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劉遠長的限量版“生肖鼠”陶瓷作品,已賣到每件4600元,與去年的限量版“生肖狗”每件1800元相比,價格翻了兩倍多。
昨日,記者在徐東一家專營景德鎮當代藝術陶瓷的店內看到,工藝大師劉遠長去年制作的限量版“生肖狗”已經售罄,現在出價3000元也買不到了。
而在江城收藏市場上,不少當代藝術陶瓷作品價格升至萬元以上。如年輕女藝術家周玲的一件1米高的《女人花》人體瓷雕,標價2萬余元;歐陽桑的四條幅瓷板《荷韻》,標價4。9萬元等等。而往年,同樣作品只賣幾千元。收藏愛好者李先生說,前年,他以8000元買了一件余少石教授的異型陶藝瓶作品《水鄉風情》,如今已漲至2萬元。
業內人士稱,由于古瓷精品動輒價值百萬,而且真品極少,造假猖獗,所以近年當代藝術陶瓷受到不少收藏者擁躉。
畢業于學院的店主黃晶介紹說,藝術陶瓷作品每件都是獨一無二的,挑選時主要看是否有意境、有內涵、有作者的思想。但作為收藏品,首先要自己喜歡,如果買來僅僅是為了升值,就會成為思想負擔。
建盞價格如何 收藏行情是否看好
建盞,是建窯黑釉茶盞的簡稱,別稱建黑、烏泥建等,是建窯黑釉瓷器的代表,也是我國八大名瓷之一。按照釉面紋理分類有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烏金及雜色釉等。一般將兔毫盞與油滴盞單獨作為兩個大類,其余釉面紋理的盞作為另一大類。建盞造型古樸渾雅,胎體堅致、厚重。胎色紫黑深沉,釉色黑亮潤澤,盞內外均施釉,外釉近足底,底部則露胎,釉汁厚掛垂流,因此形成不同釉面紋理,如細而下垂者稱為兔毫,凝聚成珠狀者稱為油滴。建盞形狀多為大口小底,淺圈足,足根多修刀,按照開口形態和口徑大小又可分為撇口、敞口、斂口和束口四種。
古人對建盞的形容,可以用“色黑如漆、銀斑如星、器重如鐵、擊聲如罄”來概括。這里的“色黑如漆”不難理解,指的是黑釉的顏色、質感如同黑色大漆,光亮凈潤?!般y斑如星”則指的是釉面上的紋理如星光閃亮?!捌髦厝玷F、擊聲如罄”則是與建盞的胎體特征有關,其胎厚而堅,因此分量十足;又因為胎體的含鐵量很高,因此叩擊聲如同罄音。具備此四種特質的建盞,不可不說是瓷中極品。2016年4月,一只南宋建窯-兔毫茶盞經由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出,直徑僅12cm,成交價高達584萬元。同年9月,佳士得紐約有限公司又拍出了一只直徑12.2cm的南宋時期建窯-油滴天目-茶盌,最后成交價為1170.1萬元。今年5月份,在香港中能八周年大型拍賣會上,一套高度高9cm的帶盞托建窯兔毫盞被拍出,最后取得了1470萬元的非凡成交價,是近年來建盞拍賣價格之最。
從以上數據來看,建盞的市場價格是很高的,收藏行情也比較看好。不過,也并不是所有建盞都能達到數百萬乃至數千萬的高價,這與建盞的品相、工藝水準、制造年代以及是否保存完好、流傳有序等因素均相關。建盞的制造,在宋代是一個巔峰,這主要得益于當時宋人點茶、斗茶之風的盛行。用建盞點茶、斗茶,因其胎厚壁堅,所以盛茶湯久熱不冷,具有良好的持溫效果;同時建盞黑色光潤,是盛白茶湯的不二之選,可以很明顯地分辨茶湯的優劣狀況;最后,建盞容入茶湯后湯花泛起,與盞上紋理交相輝映,猶如銀星閃爍,具有賞心悅目的視覺美感,因此大受歡迎。
但是宋代以后,點茶、斗茶的風氣就逐步衰弱、消失了,因此建盞的制造也就沒有了保持宋代建盞水準的必要動力。元代建盞保持的宋代建盞的風格還比較多,元以后的明清時期,建盞的情況又普遍稍遜一籌。2018北京保利春季拍賣會上,拍出了一件直徑12.5cm,托徑17cm的帶托元代建窯黑釉盞,成交價達到92萬元。而在中國嘉德2015春季拍賣會上,一件直徑12.6cm,高6.8cm的明早期-建窯兔毫盞,最后僅以17.25萬元的價格成交。
但是,筆者一再強調,建盞的具體價值并不是全靠時代來確定的,還是要根據品相和工藝水準來作主要判斷。另外要提示各位藏友一點,由于建盞的燒造溫度在約1400度的高溫下,胎釉燒結度非常高,釉面的耐酸堿腐蝕能力特別強,因此有著歷經千百載仍可釉光燦爛的特征。但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建盞的燒造恢復,九十年代就已經可以仿制出水平極高的建盞,因為制瓷原料和燃料都可以找到,就地取材非常方便,因此出現了很多仿造的工藝品。有些人就利用建盞釉光燦爛這一特征,以高水平的新仿品冒充真品,很易蒙蔽人,藏友需要尤其謹慎。
明青花收藏行情如何 升值潛力多大
青花瓷,是我國瓷器中很有代表意義的一類作品,也是長久以來瓷器作品的主流之一。青花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但其真正意義上成熟的作品是在元代才經由景德鎮窯口生產而大批出現的。此后的明、清兩朝,青花瓷經歷了走向鼎峰、降下神壇、二次融合、再衰落等波折的過程。其中,明朝的青花瓷作品可以說是青花作品的典范和技藝高地,尤其是永樂、宣德兩朝的作品,尤為世人矚目。
明青花的收藏,其實一直是收藏市場上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它的市場價格走勢良好,未來的升值空間也比較可觀。這兩點在近幾年明青花的拍賣記錄上都多少有所體現。在20104年的秋拍會上,一只明代的青花纏枝蓮紋高足碗,其尺寸為高11.5cm,口徑16cm,最后成交價437萬元。而在今年6月的2018臺灣中正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也有一只明代青花龍紋高足碗,其高11cm,口徑為16.5cm,最后成交價高達3311萬元。當然,這個例子并不是用來表明明青花的漲幅有多大,畢竟這兩件藏品除了形制均為高足碗以外,在紋飾、年款、工藝等方面還是有較大差異。這種價格的變化只能說明明青花的市場價值是比較好的,也不太會出現短短幾年,一件相似度很高的藏品就會發生貶值的情況。
至于明青花的市場價格走勢好這一點,更是毋庸置疑。這一兩年的各拍賣會上,僅五百萬級別及以上的明代青花瓷就拍出近百件之多,更不提還有大批幾十萬到百萬級別的藏品。今年6月,榮盛國際的春拍會上,拍出了一件價值914.4萬元的明代青花纏枝花卉紋罐,這只花卉紋罐的直徑為10.3cm,高度為22cm,底徑為11.5cm。三個月后,榮盛國際又拍出一只青花大罐,直徑為14.4cm,高度為21.4cm,屬于大明宣德年作品,最終以94.08萬元的價格成交。
當然了,今年明青花的行情可觀,也并非突如其來之事,而是早幾年這種價格勢頭就有所顯形,甚至在六七年前就已經天價藏品頻出。澳門中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的2012年春拍會上,一件從國外歸來的明初期-九龍紋大缸引起了所有收藏者的注目。這只大缸高為36cm,直徑87cm,底徑59cm,本是明朝宮廷器物,且見證了明朝三代帝王更替,屬于精品中的精品。最后的拍賣價格也是這些年來一直未被超越的記錄,成交價達到了11.04億元。同年年底,一件高58cm的明洪武-青花纏枝牡丹紋龍耳瓶也是拍出了7.82億元的非凡成績,令人稱羨。
那么有人可能會問了,這些器物基本都是官窯作品,并且多來自皇庭,因此價格不菲,民窯作品還能有這么值錢嗎?答案顯而易見,民窯作品當然不會有官窯或宮廷作品值錢,但是收藏價值一樣是很不錯的。像筆者朋友就收藏了一件典型的明代青花花卉紋蓋罐,此罐造型古樸典雅,胎質細膩,胎釉結合非常緊密,釉色晶瑩艷麗,青花發色純正,所繪紋飾多姿多彩,足見其制作精巧。這種罐從定義上來講是清代將軍罐的前身,是典型燒柴的方法燒制出來的,品相好,老中見新,保存完整,保守的拍賣標準價格為45萬元。相對于百萬級別的,這個價格算比較少的,但是它作為民窯作品,這個價格也已經很合理了;況且明朝瓷器傳世的比較少,以后的升值空間不會有太多的藏品來瓜分,也就是說升值情況還是很可觀的。
“中國白”潛伏廈門收藏市場 升值行情被看好
“中國白”潛伏廈門收藏市場 升值行情被看好
商家認為廈門適合德化瓷品牌推廣,看好其未來收藏熱
盡管廈門人消費陶瓷大多與收藏無關,但在收藏熱度愈加高漲之際,德化瓷作為“新興”藝術品開始進入人們眼中。業內人士稱,事實上,泉州德化瓷在歷史上就很有名氣,它質白色潤、細膩精湛,甚至在國外有“中國白”之美譽。近年來,“中國白”市場價格不斷走高,閩南乃至全國一些瓷器收藏愛好者開始悄悄挖掘其投資價值,一些看好“中國白”未來走勢的商家甚至“潛伏”廈門,培育市場。
“中國白”來廈探路
有人說,林富宏的膽子著實有些大———在絕大多數廈門人還尚未真正明白何為“中國白”之際,他卻帶著滿屋子的德化白瓷,在廈門安營扎寨,開設了第一家中國白藝術宮云頂館,目標直指高端德化瓷收藏市場。
當然,作為云頂館總經理的林富宏顯然對于廈門的市場有足夠的了解?!拔揖褪莵磉@邊展覽的,先培養一下廈門人的德化瓷消費氛圍?!?/p>
根據福建收藏家協會的相關信息顯示,當前廈門陶瓷市場發展較為“溫吞”,只有不到10家精品陶瓷店,且大多銷售生活類瓷具;約有不到50家古玩店在經營各類瓷器,但銷售情況并不理想,人們對于陶瓷的意識,大多與收藏無關。
“德化瓷在歷史上很有名氣,但現在,德化瓷器在國內的知名度是近十幾年才慢慢積累起來的?!备=ㄊ「毁F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徐少東說,他曾經在全國各地銷售德化瓷器,但人們只認景德鎮瓷器。事實上,德化瓷器在國外被稱為“中國白”,知名度甚高。
最近幾年,德化瓷開始回歸國內市場,一些企業更是開始走向自主創新的道路,把德化瓷器帶進高端市場,并開始謀攻收藏領域。林富宏便是其中之一?!爸赃x擇來廈,是因為廈門是一座國際大都市,交通便利,國內外游客如織,有利于將其品牌推向全國,未來或將興起一股‘中國白’的收藏熱?!?/p>
升值行情被看好
事實上,近年來,德化瓷已經開始被國內的收藏家看中,在此前舉辦的拍賣會上,不少德化瓷都拍出了好價錢。
資料顯示,2007年5月,德化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許興泰生前代表作之一泰峰瓷“渡海觀音”,以60萬元的價格成功拍出,而一些現代德化瓷工藝大師的作品也均被高價拍出,譬如德化瓷名家陳仁海,此前其親手制作的《盛世清音》全國限量16件,預訂時每件2萬元,5個月后即漲到6.88萬元,最近又被拍賣到13.5萬元。
德化瓷器收藏家郭福榮說,不論是德化古瓷還是德化近現代瓷,不論是瓷雕、青花瓷還是白瓷,這兩年都一直在升值,價格都翻了好幾番?!扒皟赡昴骋粋€現代工藝大師的作品賣幾千元的話,現在要上萬元甚至幾萬元才能買得到?!?/p>
業內人士稱,之所以出現“中國白”收藏熱,主要是現在收藏氛圍越來越濃了,德化瓷器也越來越受市民的追捧?!暗禄芏嗥髽I的老板,特別是經營瓷器企業的,都會投資幾萬元到幾百萬元在德化瓷的收藏上。他們認為,德化瓷畢竟是德化的代表,收藏自己家鄉的東西意義不一般?!?/p>
此外,這幾年德化瓷的原料———高嶺土的存量逐漸減少,價格也不斷上漲,現在一噸就要上千元?!昂玫母邘X土需要添加配方,有些礦物質需要到各地去買,價格自然也就高了,現在最好的材料,一噸都要3000元了?!?/p>
關注現代大師作品
郭福榮認為,除了收藏德化古瓷,收藏當代大師的經典力作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爱敶髱煹淖髌菲渲黝}、設計以及工藝水平都較以前有了極大的發展,而且作品不容易出現真假問題,收藏和投資的風險比較少?!?/p>
但郭福榮提醒,目前市場上也出現一些大師趁著收藏熱潮,“熱炒”自己的作品,把價格抬高。所以,近代大師作品的收藏升值空間不好定論,得看市場走向了和這些作品是否經受得住市場的考驗。
郭福榮還認為,德化素以白瓷著稱,但是青花瓷的收藏也大有潛力。雖然比不上景德鎮的官窯青花瓷,但德化窯青花瓷具有地方獨特的風格,在中國民窯體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值得收藏的。
在德化瓷的收藏方面,鄭福海認為,要收藏作者有代表性的東西,特別是創作品更值得關注,但是創作品一般價格會比較高,收藏增值的回報率也大?!笆詹毓糯牡禄芍饕侵v究開臉和線條。而近代的瓷器要從塑性、線條、比例、裝飾等多方面去考慮作品的價值,然后再從作者本身的藝術造詣上來衡量藏品價值是否融入了更多個性化的裝飾技巧?!?/p>
陶瓷行業循環經濟的尷尬
今年,佛山多部門聯合執法,來自一個正規固廢處理企業——禪城區小西灣固體廢物處理中心的運營車輛被現場抓住。此事引起佛山陶瓷行業震驚,許多陶瓷企業坦承,陶瓷固廢處理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節能減排刻不容緩。不少陶瓷企業也在為節能環保進行努力。
陶瓷企業呼吁為行業“洗白”
今年4月,金意陶在其景德鎮工廠投入了一條購自科達機電的仿古磚生產線。這條生產線配套寬2.5米、長213.84米的節能輥道窯,由于提高了窯爐余熱利用溫度,能耗比金意陶原有的兩條仿古磚生產線減少了10%。
寬體窯、輥道窯、連續式球磨機、清潔煤氣化技術裝備、原料設備節能技術、陶瓷薄板制成技術、球磨機專用變頻起動節電器……在陶瓷機械領域,與節能環保相關的技術設備層出不窮。
5月份,佛山科技局召開了一場佛山市陶瓷產業科技創新座談會,佛山副市長劉煒認為,陶瓷產業要盡快改變“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局面,關鍵是盡快實現技術轉型,只有依靠創新驅動,才能充分發揮陶瓷產業轉型巨大潛力。
“在意大利、西班牙,陶瓷和其他產業是平等的,陶瓷產業也可以是綠色環保的?!泵赡塞惿笨偛脛⒁卉姳硎?,首先應該關注的是行業的定位問題。對此,多位陶企高管深有感觸并疾呼政府多作正面宣傳,盡快為陶瓷行業“洗白”。
“洗白”的壓力來自于國家層面對節能環保計劃的快速變化。工信部已經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對工業企業的PM2.5進行檢測,未來不符合相關環保標準的企業將全部被關停。陶瓷衛浴行業依舊將以“排頭兵”的身份首當其沖成為治理的對象。
根據《建筑衛生陶瓷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建筑衛生陶瓷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20%,生產過程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利用率達到70%。
金意陶董事長兼總經理何乾認為,與很多家居建材行業不同,陶瓷行業目前的平均能耗并不算高。只要前期投入充分,陶瓷企業幾乎不會產生太大的污染。但是,仍有龍頭陶企在佛山因環保違規而被市民頻頻投訴和被環保部門處罰,包括金意陶本身。
業內人士認為,陶瓷行業如果不抓緊升級,就是將“佛山陶瓷”改為“意大利陶瓷”,社會公眾也不會摘掉套給陶瓷行業的這頂“帽子”?!啊窗住母臼敲恳患姨沾缮a企業應該負起對周邊環境負責的使命,攜手用行動去改變社會公眾的印象?!?/p>
循環經濟的尷尬:空有技術卻沒有市場
2008年,禪城陶企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組成陶瓷行業清潔生產技術產學研創新聯盟,并承擔起2008年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計劃——陶瓷行業清潔生產產業共性技術項目,其中的關鍵就是陶瓷固廢如何回收利用。
“佛山陶瓷整體水平較高,一個工廠的廢品率一般維持在5%至7%之間,如果能夠用陶瓷廢渣替代10%的生產原料,那么廢渣的出路就不是問題?!痹鴧⑴c項目的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吳建青告訴記者。
“廢渣利用并不存在技術問題,許多科研院校都可以掌握這個技術,但問題是沒有標準去指導這個市場,產品做出來卻沒有客戶愿意接受?!比苤薅S的羅淑芬說。
據了解,盡管陶瓷廢渣循環利用的相關技術已經持續多年,但在市場,并沒有相關的標準可以支撐產品銷售。缺少質量認證、缺少施工標準等等,陶瓷循環經濟叫好不斷,卻面臨著沒有市場的尷尬。
熱島效應帶來市場空間
廢磚回收并不新鮮,事實上,大部分陶瓷企業都能夠全部回收廢磚進行生產。但與之相比,其他類型的廢渣卻遲遲無法回收,仍然大量用填埋等粗糙的方式進行處理,由此產生上述陶企違規排放現象。
“廢渣利用并不存在技術問題,許多科研院校都可以掌握這個技術?!绷_淑芬說。
溶洲二廠去年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研發出利用陶瓷廢渣生產的輕質保溫磚,廢渣參與率達到40%。按照有關專家的估算,如果建筑保溫材料市場中能夠挪出5%的份額使用這種保溫磚,全國陶瓷企業的拋光磚廢渣問題就可以全部解決。
對于陶瓷企業來說,摻入廢渣也可以節能。鷹牌集團總裁林偉稱,鷹牌研發已久的用陶瓷廢渣生產瓷磚的技術,將選擇合適時機推向市場。他透露,新產品的陶瓷廢渣利用率達70%~80%,同時,瓷磚燒制溫度也比普通產品低100多攝氏度,非常節能。
解決廢渣需政府引導
然而,看起來很美好的陶瓷廢料循環利用,發展速度并沒有想象中快速?!艾F在的確已有不少企業開始使用廢渣生產瓷磚?!眳墙ㄇ嗾f,但相對廢料總量來說還是太少,剩下的都只能填埋。
羅淑芬說,用陶瓷廢渣循環生產的瓷磚,在市場上的位置比較尷尬。誰都知道這是一個很環保、節能的產品,代表著循環經濟,但沒有權威的機構可以證明,用陶瓷廢渣生產的瓷磚是很安全。同時,國家相關鼓勵政策也不夠明朗。
“我們幾年前就開始用陶瓷廢渣生產外墻磚,廢磚已經成為我們的主要原料,每天都要從外面收回幾百噸陶瓷廢渣。但是,現在我們找不到相關政府部門發放資質,沒有資質,做很多事情都有阻礙。比如我們去外面收購陶瓷廢渣,也必須得去稅局開稅票,再加上運輸費,成本幾乎沒有優勢?!绷_淑芬說。
吳建青認為,零散的企業行為很難改變現狀,必須由政府進行主導,從一個區域、一個行業去整體推動陶瓷廢渣的再利用,通過區域內提高生產規模,才能大幅度消化廢渣。
清代紅釉收藏行情如何 是當下熱門品類嗎
紅釉,屬于色釉瓷器的一種,因濃淡各異而有多個不同的類別。清代瓷器發展狀況繁榮,而紅釉瓷器也是其中制造很為興盛、且受到大眾歡迎的一個品種。在近年來的收藏市場上,拍出驚人價格的紅釉瓷亦不少見。早在2005年,香港佳士得公司就拍出了一件價值1916萬元的紅釉瓷,這是一件高35.2cm的清乾隆-霽紅釉-描金題詩花卉紋膽瓶,屬于乾隆年間宮廷造辦處制作的紅釉瓷精品。今年,清代紅釉瓷的拍賣情況也比較可觀,精品的成交價格基本都在百萬以上。2018年年初,一件直徑12.5cm的清代豇豆紅釉暗刻團螭龍紋太白尊經由中正拍賣有限公司拍出,成交價為1732.5萬元。數月后,一只口徑3.5cm,高21cm的清代紅釉荸薺瓶又被同家機構拍出,也是取得了1513.6萬元的不俗價格。根據這幾條拍賣記錄來看,有人認為似乎清代紅釉瓷的價值并沒有走高的趨勢,或許不值得收藏。這種說法有道理嗎,清代紅釉瓷的收藏行情到底怎樣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紅釉瓷器是一個泛稱,根據呈色成分的不同,一般分為銅紅釉、鐵紅釉和金紅釉三種。銅紅釉,也就是以銅為著色劑,是紅釉瓷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清康熙年間,燒造技法失傳近200年的銅紅釉瓷器因瓷器藝人的努力得以重見天日,著名的郎窯紅、祭紅、豇豆紅即屬此類。以郎窯紅為例,它本來是康熙仿宣德寶石紅所作,結果成品精美不亞于宣德寶石紅,其胎體細白、堅致,釉質肥厚,釉色濃艷,足底露胎處泛典型火石紅色,色澤奔放并具明顯玻璃質光亮。
鐵紅釉,是以鐵為著色劑的紅釉瓷。相比銅紅釉,鐵紅釉的燒造溫度更低,因此它是低溫紅釉瓷的一種,主要的品類有礬紅釉及珊瑚紅等。礬紅釉的形成歷史較早,宋代就已經出現,其呈色缺陷在于不比銅紅釉鮮亮,但勝在穩定,且成品率高,因此清代官窯多有燒造。此階段的礬紅釉,釉面堅實、光潤,色淺者釉層薄而勻凈,色深者釉層稍厚但亦均勻,色調美艷非凡。珊瑚紅燒造始于康熙,在雍乾兩朝尤盛,嘉慶以后逐漸失神。珊瑚紅講究“吹釉”技法的運用,因此成器的釉色勻凈、光潤、亮麗,可以和天然上品珊瑚媲美。
金紅釉是康熙時期利用燒造的低溫粉紅釉,其呈色的不同在于摻入金粉比例的不同,最早是使用在琺瑯彩瓷上,后來才開始獨立運用。根據摻入黃金比例的差異,金紅釉主要有胭脂紅、胭脂水及粉紅釉等,其黃金摻入量分別為萬分之二、萬分之一或更少。金紅釉多用于小器件的制作,如小高足杯、小碗、菊瓣盤等,乾隆以后就燒造甚少且神韻不再了。
那么,清代紅釉瓷有上述這么多的品類,在拍賣市場上基本不可能同一時間這些紅釉瓷都處于價格高漲期,也不太會出現所有紅釉瓷整體跌價的情況。更有可能的是,某個時間段此種紅釉市場價格高,過段時間又是另一種紅釉市場價格上升,這都是比較正常的。其次,就它是否熱門這個話題而言,紅釉瓷本身的顏色歷來就被中國人看做吉祥喜慶的代表,因此即使某個時間其熱度被其他瓷器如粉彩、琺瑯等蓋過,但是也不會出現大面積沉寂的情況。綜上,清代紅釉瓷的收藏行情較好,市場熱度也較為穩定,值得投資收藏。
陶瓷知識頻道為陶瓷網重要內容組成部分,我們精選的《陶瓷收藏,行情美好的行業》內容由編輯撰寫而成,希望您對我們的《陶瓷收藏,行情美好的行業》一文感到滿意,如需瀏覽更多專題請訪問:收藏古代瓷器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