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藝術。
陶瓷藝術鑒賞
陶瓷藝術是一種獨特的工藝美術,其獨特性在于它是科學技術與造型藝術的統一;它既是物質產品,也是精神產品;既是商品,也是藝術品。任何一件陶瓷美術作品都是陶瓷材料的質地、陶瓷造型和陶瓷裝飾的三者的統一。觀賞陶瓷美術作品,既要分別看它的質地、造型和裝飾,更要看它的整體效果。既要看它的瓷質美,更要看它的藝術美;既要看它的共性美,更要看它的個性美。.cn
當代陶瓷美術作品,就既有陶瓷美術作品的一般共性,更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 陶瓷材料的質地,包括瓷胎和釉質的光澤度、透明度和滋潤感,表現為胎質美、釉色美、瓷聲美。景德鎮的高白釉瓷胎,潔白無暇,瑩潤透亮;硬質白瓷,質地堅硬,細潤光潔。用這種原料設計、制作的造型,型體規整,具有秀麗、明快、精巧的藝術風格。通常所謂的“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便概括了景德鎮瓷器質地所獨有的特點?!鞍兹缬瘛敝复少|白度;“薄如紙”指瓷胎厚度;“明如鏡”指釉質透明度和滋潤感;”聲如磬”指瓷質的音樂感。 陶瓷造型基本由線構成,由線組成面,由面組成體,通過各種線型和體面組合變化,空間的虛實、體量大小關系、輪廓的起伏等,構成陶瓷的造型美?!?cn
陶瓷造型不外乎來自于這幾個方面。一是對客觀事物的概括、提煉和模擬。這種造型容易引起觀賞者的似曾相識的親近感,如魚形、鳥形、鴨形、燈形、腰鼓形等等。二是運用直線、自由曲線和數學曲線等所組成的,如球體、方體、圓錐體等幾何形體,這種造型也可以說是理念造型,含蓄而耐人尋味,多給人以新奇感。三是陶瓷藝術家們根據自己的創作意圖,在藝術意念和審美情感的驅使下按照美的法則創制的造型,尤以現代陶藝為多。這種造型往往別出心裁,給人以新穎獨特之感。不管是何種造型,總的來說,都要遵循造型的一般形式規律。變化與統一,對比與調和,節奏與韻律,平衡與呼應,等等。觀賞者也往往從這幾個方面來觀賞陶瓷的造型;裝飾是陶瓷美術品的“服裝”。陶瓷的藝術美盡管通過整個作品來體現,但裝飾是關鍵,是最能體現藝術家的藝術技巧、功底、水平、修養與個性風采以及審美追求的。所謂裝飾是指對被裝飾主體進行美化加工,它使被裝飾主體更加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其基本要素包括裝飾形象、裝飾結構、裝飾色彩、材質與表層處理等。裝飾形象是指裝飾紋樣的基本單位,它包括裝飾的題材內容與裝飾形象的藝術處理兩個方面。大體可分為理念型裝飾形象和現實型裝飾形象。前者指如點、線、面、圓形、方形、三角形、自由曲線等不表現任何自然物象的抽象形態,后者指自然形和人為形兩種。裝飾結構指裝飾形象在器型上的組合形式,有邊緣紋樣、中心紋樣、單獨紋樣、綜合紋樣以及連續環繞式結構、通景式結構、分隔式結構等。裝飾色彩是利用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的豐富變化來美化裝飾形象?!?cn
陶瓷裝飾必須符合形式美法則。其裝飾的藝術形式主要有繪畫形式、圖案形式、繪畫與圖案相結合的形式等三種。陶瓷的裝飾技法有坯的裝飾、釉的裝飾和彩的裝飾三種。所謂坯的裝飾指陶瓷品在上釉和燒成之前于坯體上進行的裝飾。它是一種古老而又富有現實生命力的裝飾技法,其技法主要是捏、雕、刻等。捏雕是用手工將柔軟的泥料捏塑成各種形象,然后粘于器皿適當部位的一種裝飾技法,帶有極強的手捏痕跡,并能保留泥料的柔軟感,有一種沌樸、自然的美。鏤雕是在坯體上雕刻出各種透空的形象及排列的規律和變化達到裝飾效果。有些鏤雕器皿在施釉以后小孔又被釉子封住,燒后小孔處呈現半透明狀態,這種技法被稱作玲瓏。青花玲瓏就是指這種技法。.cn
釉的裝飾。釉是罩在陶瓷制品表面的一層玻璃體,它使陶瓷制品表面光亮平滑,不透水,主要有。 單色釉。一種釉子燒后只呈現一種顏色的叫單色釉,如寶石紅、郎窯紅、美人醉等。單色釉兼有釉色之美和質地之美.窯變釉。一般指兩種以上的種子混用在一件器皿上,燒制過程中兩種釉子互相摻合、滲透,再受到窯爐氣氛和燒成溫度的影響,產生意想不到的顏色變化.; 紋片釉是由于在燒制過程中坯體膨脹比釉子膨脹大,于是種子開裂為大小不同的裂紋,具有一種文質彬彬之美。<.cn
釉彩與釉繪。是指把各種顏色釉當作顏料使用,在坯上或點彩或繪畫的裝飾方法。< 彩的裝飾是指用陶瓷顏料在未燒的坯胎上或在燒好的成瓷上進行裝飾。主要有釉上彩和釉下彩兩種。釉上彩是在燒好的成瓷上用釉上顏料繪制花紋,然后,用600-900℃的低溫將花紋烤燒在瓷上,色彩豐富而鮮艷,主要有紅綠彩、古彩、粉彩、新彩等。<
釉下彩是在未上釉燒成的陶瓷青坯上進行的彩繪裝飾,彩繪后再在帶有紋飾的坯體上施釉,然后入窯燒成,紋樣與瓷器同時燒熟,因其花紋隱在釉子下邊,故稱釉下彩,其花紋極為光潤,顏色淡雅含蓄?!?cn
綜合裝飾是以兩種或兩種以上裝飾形式結合運用到同一件器皿上,產生出新的藝術效果,是不同的彩繪、色釉及雕刻等各種裝飾方法的綜合運用,有形式多、變化豐富、藝術特色明顯、感染力強的特點。 不管是何種裝飾方法,都講究整體性。正如熊寥博士所言?!斑@種整體性,不是指裝飾紋樣要完全落到實處和有始有終地交待清楚,而是說陶藝家在進行裝飾器面藝術構思時,要把附麗于造型的裝飾主題、背景、黑白關系以及色彩作為一個藝術整體來設計,裝飾構圖的對稱、平衡、變化中相呼應、協調,都能給人豐富和諧之感。從這種藝術設計思想出發,一切形象,在陶瓷裝飾中,不必拘泥于自然物的秩序,在同一枝干上可以開出各種色彩的花朵,在一枝主梗上能長出各種果實,甚至不同季節的花和鳥也可裝飾在同一個畫面內,作有規律和無規律的穿插和纏繞,以及散點和連續,這一切都是按照藝術家立意的要求重新安排和組合,為了題意的需要,藝術家對每一個局部的具體紋樣,也不是如實再現,而往往在自然形態合理的基礎上,有目的地夸張其個性化和表征性的特征 .cn
陶瓷美術是一種工藝美術,工藝手法和技巧是它的重要屬性。因此,弄清楚各個門類的工藝過程、特點、各個門類特有的技藝及其重要意義,這是欣賞陶瓷美術不同于欣賞其他藝術門類的地方。 青花所用的彩料是以發色穩定的氧化鈷(CoO)為著色劑,配以鉻、錳等元素,經過一定的工藝處理而制成。繪制時將青料在未燒成瓷的坯胎上繪畫罩以透明的青花釉,裝匣人窯在高溫中一次燒成,因成瓷紋樣呈現美麗而幽靚、明快又沉靜的青藍色而得名 。 青花料配制完以后進入手工繪制階段--描線與分水。描線要掌握料性,描線前要在畫料碟中進行調料。料性就是指調料的稠稀程度,過稀畫不“起線”;過稠畫線時會滯筆。分水是青花特有的表現技法,是青花的色彩處理。它將表現對象的不同色彩,概括為不同亮度的色階--五色,即頭濃、二濃、濃水、淡水和影淡,水色的區分主要靠青花料在坯體上沉積多少來表現,因此,料水的濃淡與調制好的不同水色的水碗有密切關系,另‘方面,在操作過程中,坯的干濕、運筆速度的快慢、積水時間的長短,都與水色的濃淡有直接關系。這一切,都需要嫻熟的技巧。衡量一件青花作品是否地道以及水平如何,分水技巧發揮如何是關鍵?!?cn
陶瓷被稱作“火的藝術”,這是它的實質所在,一切工藝過程和技藝手段最后都得經受火的淬煉,正如朱琰在《陶說》中所說?!爱嬈髦T色,與畫家不同,器上諸色,必出火而后定?!币虼?,火的掌握,對陶瓷藝術品的成敗至關重要,有些作品會發生作者意想不到的變化,這是火的神奇之所在。
這要看這個東西放在什么地方,它的價值就體現在哪個層面上!
恩,贊同樓上的觀點!
下面那個怎么看起來暈暈的!~~
沒照好呀,
有價值的東西,肯定有其獨到之處!
第一張是怎么弄的呀,
就是說陶瓷在冶煉過程中,對火候的掌握很重要是吧!
那花不錯呀,,,
taoci52.com擴展閱讀
磁州窯陶瓷繪畫藝術鑒賞
磁州窯位于河北省邯鄲市彭城觀臺一帶,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民間窯場。它以精湛的制瓷工藝與豐富多彩的裝飾藝術成就而載人陶瓷史冊。磁州窯陶瓷制品以多樣的裝飾形式及深度的表現內容,展現出藝術審美和文化內涵。磁州窯最具代表性的裝飾技法有刻劃花、剔花、白地黑花、宋三彩、紅綠彩、翠藍釉等幾十種品類,各種裝飾品種淋浴了不同時代的文化風雨與滋潤,絢麗多姿、爭芳斗艷。其中宋元時期的剔刻劃花,白地黑花,以及近代的民間青花,以其豐厚的藝術表現力為我們留下一大批極有價值的藝術精品。
磁州窯裝飾技法是以繪畫為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它以直觀的視覺形象,為產品增添美感與藝術欣賞價值。磁州窯制品的繪畫與紙上繪畫不同,它必須視陶瓷坯釉的干濕而或緩或進行操作,繪畫的布局也常因不同產品的器形特點,因形制宜而形成不同的繪畫風格,如有的畫面疏朗別致,簡潔典雅,有的繁縟致密,工筆細致,有的粗獷豪放。由此提升了裝飾的表現效果。實際上磁州窯許多陶瓷繪畫作品,其藝術鑒賞價值也遠遠超出其實用價值,而帶有強烈的藝術審美,宗教文化與民俗色彩。一件繪畫產品往往蘊涵各個時代深厚的文化氣息與藝術內涵與時代精神。成為我們研究古代繪畫藝術翔實的實物資料。
磁州窯繪畫裝飾淋漓盡致地反映了當時現實生活中人們追求幸福,吉詳的愿望及情感的傾訴。繪畫內容豐富,有花鳥、山水、人物、嬰戲及詩、詞、曲,元雜劇,民謠等為民眾喜聞樂見的題材與內容。具有吉祥意義的植物花草紋樣有蓮花、牡丹、菊花、竹葉、石榴及連綿不斷的卷草紋等等。它象征著人們對幸福的向往,對美好的歌頌憧憬,他們的喜怒哀樂等深刻的含義。山水紋樣反映陶工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有的體現了文化人鐘情山水遁世隱逸的意緒。紋樣有的繁縟細致,有的則簡單幾筆而就,充分展示了磁州窯題材豐富,博采眾長及雅俗共賞等特點。
磁州窯繪畫題材異常豐富多樣,包含了中國文化傳統的民間故事,歷史傳說,戲劇內容及民俗題材方面的內容,儼然構建出一條中國古代經典文化藝術畫廊,濃縮著博大精妙的文化意蘊與雄渾的藝術審美。紋飾中既有文人高仕琴棋書畫的生活場景,也有為普通民眾喜聞 樂見的戲劇故事,民間傳說及吉祥圖案。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與精致的理念精神。我國唐詩、宋詞、元曲、章回小說,代表了各個時代的文化成就,集中了中國文化精髓。古代磁州窯裝飾時均取為繪畫題材。磁州窯產品上繪出許多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人物故事,如“堯王訪舜”,“陳橋兵變”,“昭君出塞”等。再如“李白醉酒”《白樂天作詩》、《踏雪尋梅》等繪會描寫的是著名詩人詞人活動的故事內容。中國歷史上有著名的四君子,如王羲之愛鵝、陶淵明愛菊,周頤敦愛蓮,蘇東坡愛硯,借喻了四君子的高風亮節,也成為彭城磁州窯畫工繪瓷的題材內容。一件民間青花瓷瓶上的《四愛圖》就描繪了古代四君子的故事。
宋元以降,我國戲劇舞臺藝術達到很高的水平,它以膾灸人口的故事情節,“說、唱、做、打”的表演形式深深地融人人間,為庶民所喜聞樂見。戲劇藝術對磁州窯繪畫藝術風格形成很大影響。許多戲劇題材內容流行社會各階層,有的是畫工日??催^的戲劇場景,生動地活躍在他們的腦海內。如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故事:《三國演義》中的“三英戰呂布”、“三顧茅廬”“轅門射戟”;隋唐演義《瓦崗寨》中尉遲敬德“單鞭救駕”,救李世民的故事。唐代名將薛仁貴尋妻的故事《武家坡》;《西游記》中的唐僧取經及《聊齋》的“櫻寧圖”中的狐仙與才子的愛情故事等片段。戲劇題材繪畫特點是畫有圍墻,主題紋樣是戲劇主要內容的一出折子,繪在開光內,周圍是細密的邊飾紋框。畫工們將戲劇中這些耳熟能祥的人物及其故事情節繪在陶瓷產品上,供人們休閑之余品析觀賞,以獲得精神上的愉悅與享受。畫匠繪瓷時,也會一邊繪畫一邊聯想著戲里的故事情節,或邊哼著戲譜唱句邊作畫。由于精神到位又很投人,繪畫時能夠聚精會神,一絲不茍,繪畫技巧也達到充分的展示。磁州窯繪畫裝飾的內容還有《張良賣劍》、《單刀赴會》、《麻姑獻壽》、《薛三娘教子》、《黑水國》、《風云三俠》、《游龜山》、《二喬讀書》、《朱元璋拜師》故事等。
西游記是我國膾炙人口的神話故事,后來出現小說,但最初的起源與流行時間,在學術界卻多有爭論。20世紀50年代彭城出土一件白地郝彩赭唐僧取經箱形枕。畫面繪有唐僧騎馬,孫 悟空與豬八戒在前,沙和尚隨后的西天取經圖。據考,唐僧取經故事最早始于南宋,出現在彭城瓷枕上說明此故事元時已廣泛流傳民間。該枕繪出的紋樣比明代楊景賢《西游雜劇》和吳承恩《西游記》要早200年以上,因而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此枕還參加了中外文化交流展覽會。
在美國西雅圖藝館,收藏一件彭城“滏源里三家造”白地黑花雜劇人物紋飾枕,屬精品之作。枕面描述了唐代名將薛仁貴功成名就榮歸故里尋妻的故事。畫面正中為三棵松樹,左邊一衛士牽馬在后等候,薛向一仆人作輯施禮做尋問狀,而屋內一人正做梳狀。枕面尖拱形繁縟邊飾紋形成一開光,突出了主題紋飾,起到烘托效果。前面為折枝花紋,背面為牡丹花紋,兩端為荷花紋。這此邊飾紋與輔助紋對于主題富寓意的釀造均有渲染效果。此枕繪畫筆法細膩,人物刻畫生動,故事情節突出,層次感強,紋樣布局得當,整個畫面疏密相宜,有一種韻律感,非常圓滿地體現出畫工匠心獨到的繪畫技藝,成功地表現了當時風行的尚武精神。彭城“滏源王家造”同“張家造”一樣,均為磁州窯著名的陶瓷作坊;曾生產出許多美侖美奐的瓷枕精品。
一件元代婦人臥枕,一女子被刻畫成頭枕曲臂,作熟睡狀,神態自如,動作舒展,呈現出一種悠然自得的境界與祥和的意境。枕后以墨書有“至正貳年六月初四日陸仕安索申家窯”制。這是一件有明胡年款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社會民俗生活風情,審美雅趣與制瓷技術水平。
佛教經過與各種宗教文化融會貫通,發展成有中國本土特點的宗教文化意識,除了佛教的圣花一一荷花是磁州窯產品的常見繪畫紋樣外,還繪出許多有關佛教故事的經典傳說。峰峰礦區文保所收藏一件瓷枕上,繪有《僧稠解虎斗》的佛教故事。僧稠是我國古代著名的佛教教派領軍人物之一。其說以宗教實踐為根本,是長期在北方流行的以“四念處”法為中心的禪法。僧稠從僧出家,從道房學禪,后人少林寺詣祖師佛陀,歷史上曾獲得極高評價。僧稠一系的禪在中國曾取得“獨盛”地位,在長時期占有重要影響?!渡斫饣⒍贰繁憩F了僧稠見到兩只正在撕斗的老虎,他宣講佛教教義將二虎勸成和解的情景。另有一件彭城民間青花《達摩面壁》紋樣腰圓枕,描寫的是 佛教禪宗創始人達摩自中國南方——葦渡江到少林寺,面壁十年刻苦修煉,甚至連鳥在其肩搭窩都毫不知曉的故事。后來達摩的后世弟子——六祖慧能,確立了在中國一度占主導地位的禪宗宗教?!哆_摩面壁》描寫了禪宗佛祖達摩以絕念精神,一心刻苦修練的故事。道教是我國的傳統宗教,其中有許多傳說。如“八仙過?!?、“劉海戲蟾”等內容。還有一件青花人物紋樣撣瓶,描寫是道教《老子出關》圖,但此處老子不是騎牛,而是騎驢,體現出彭城瓷行畫匠的詼諧情趣。
彭城出土一件白地黑花雙鳳紋四系瓶,瓶體被分割成兩個開光,框內各繪有一鳳凰。鳳凰作展翅翱翔狀,風的腹部被想象般繪成朵朵祥云,整部畫面形象逼真,充滿新意,極富想象力。歷史上,鳳是中國人心目中的瑞鳥,而被歸納為形象美,五色備舉,光彩奪目,凌風蹈云,翱翔四海之外,集中每一身的美麗形象。鳳充滿智慧,清逸高潔,能歌善舞,象征歡樂祥和,安寧幸福。它又是成雙結隊的鳥,象征愛情純潔,姻緣美滿。鳳凰還被用于宮廷皇后專用的紋樣。此四系瓶大約是供達官貴人甚至宮廷使用的貴重器物。
磁州窯畫匠通常將幾種不同紋樣組合或分割,繪制在瓷器上,用意在于賦予更多的吉祥含義與審美情趣。諸如“龍鳳呈祥”、“松鶴延年”、“麒麟送子”、“五福捧壽”、“喜鵲登梅”、“雪中送炭”、“青花芙蓉”、“遠山清水”、“望月山水”、“雙喜臨門”等。
磁州窯的花卉繪畫采取了更加活潑創新的形式。它常將幾個視覺美學因素組合一道,使其形成更加豐富的吉樣寓意。如菊花有席片菊,鐵鎖邊菊,黑葉菊、三根柱菊、松珍菊、釣菊、蔥花菊、團菊。梅花則有五瓣梅、纏枝梅、青花梅花、魚鱗梅花、竹葉別梅等。再比如竹藍桃紋、博古紋、富貴邊博古紋、梅花邊博古紋,燈簍孔牡丹等紋飾即屬此類,這些紋樣多裝飾在碗、盤、碟等日常生活用瓷上。
彭城磁州窯陶瓷畫匠具有強烈的創新精神,他們在瓷器上還繪出大量的中國北方當地土生土長的花草紋飾,如鬼佛手,鳳仙花、石榴花、打碗花、紅桃、梨果、柿餅花、菜瓜紋、蝴蝶花、豆芽菜花等等。其中許多紋樣裝飾如豆芽菜,梨果、風仙花、打碗花及柿餅花等,均取材于華北平原與太行山交界地區獨有的花卉野草。這類獨具濃郁地方特色的紋樣群,填補了過去官窯繪畫藝術所空白的缺憾,豐富了中國陶瓷紋樣裝飾藝術,也成為北方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的集大成者。
總之,磁州窯陶瓷繪畫藝術畫技高超、題材豐富、表現形式多樣,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藝術內涵,許多繪畫技法對后世影響很大,值得我們深人研究。
陶瓷評論與藝術陶瓷鑒賞
陶瓷評論雖說不上是一件新鮮事,但它是文化中的一種獨特現象,作為協會的形式出現,在全國也可能是唯一的。由于起步晚,陶瓷評論是屬于文學批評,還是美術批評,或是兩者兼而有之,也沒有專門的定論。陶瓷評論對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因為有批評,才不容易出浮躁;因為有批評,才會有進步。
陶瓷評論涵蓋范圍廣,它與藝術陶瓷鑒賞不同,前者主要是針對事或現象,藝術陶瓷鑒賞的對象,不僅是藝術陶瓷作品,還會涉及創作者。陶瓷評論大致涉及到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及其發展方向、陶瓷企業生產經營模式及其體制機制、陶瓷科技創新等等方面。而藝術陶瓷鑒賞,則主要是針對藝術陶瓷作品的風格、布局、裝飾和技法。兩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當前,做好陶瓷評論或藝術陶瓷鑒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是認識程度還不夠,對陶瓷評論的認識有待于提高。陶瓷評論不是可有可無,而且很有必要。8年前幾個關心發展的人,想成立一個陶瓷評論社團,經過6年的努力,在2011年得以成立。陶瓷評論家協會成立兩年多來,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個中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陶瓷評論的認識似乎還不能到位。二是環境氛圍還不夠,尤其是陶瓷評論,說真話難。一團和氣,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尖銳的、實在的,一般人都不喜歡聽,媒體也不太會采用,也只好在個人博客或朋友聊天時說說而已。一些人為了花錢宣傳自己,寫手也好,媒體也好,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愿意,但多少從另一個方面宣傳了文化,也沒什么可指指點點的。三是重視力度還不夠。景德鎮也有一批人、包括院校的專家學者,關注景德鎮、關注的發展,敢于在不同的角度發表一些評論,但是好像并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并采納一些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倒是個別的像《景德鎮日報》瓷苑版、《瓷都美術家》等,還給了陶瓷評論的一塊陣地。
的發展和進步,需要批評、需要評論、需要有人“說三道四”,但只要是善意的、積極向上的,那就是可取的。藝術陶瓷鑒賞,雖然多說了一些好話、套話,也是受人之托。但如果看不到一片贊揚和喝彩聲的背后,會讓人的視線模糊,會影響發展的前進步伐。景德鎮著力打好“陶瓷、航空、旅游”三張主牌,成效明顯,而其中尤其要握緊拳頭打好陶瓷牌。因為,是陶瓷讓景德鎮千年窯火不斷鑄就輝煌,是陶瓷讓景德鎮立鎮興市千年經久不衰。把握了發展的方向,就把握了景德鎮發展的方向和命運。
陶瓷藝術品鑒賞有道
鑒賞有方法才能選好貨
陶瓷藝術品是很難鑒別的,很難從外觀上鑒別是否屬于上品,有時候外觀好看的也不一定就是好東西。所以也就有人總結了幾點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想要淘到好東西的消費者們。 既然是藝術品的話,膚淺點來說,外觀還是很重要的,最好是外觀新穎別具一格,顏色的話必定是雅致,摸起來光滑,釉面要細膩。除了外觀性之外,好的東西應該還是要具備一定的實用性。
要仔細看清楚,是否有變性扭曲等問題,外觀是否有缺陷。如果是像茶具那些有蓋子,要看清楚蓋子是否合適。所謂望聞問切,還會要聽一下診的,托起瓷器,輕彈幾下,有了解陶瓷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好的瓷器聲音都會清脆響亮。音質差的相信都是有缺陷的。如果是大件的陶瓷物品,要注意需要在不同的部位聽聽聲音。
帶把、嘴中浮雕類的陶瓷藝術品,如花瓶兩邊的"耳"等,都是二次成型,也就是說粘到主體上去的。因而應仔細觀察這些部位有無間隙、缺釉現象,有無分離感,應注意平滑順暢自然過渡,無粘接痕跡。陶瓷上的花紋是否完整統一,是否牢固都是判斷好瓷器的標準之一。好的瓷器上的顏色是不會輕易掉下來的,如果顏色比較單一的話,色澤應該均勻一致。
我國的陶瓷工藝歷史悠久,種類繁多,無論是南北陶瓷還是黑瓷白瓷,都有其獨特的收藏價值,所以大家沒必要糾結于選什么,而要更加了解怎么選,這才是一個好的藝術收藏家該做的東西。
淺析藝術陶瓷的鑒賞與評論
景德鎮陶瓷的獨特陶瓷文化
陶瓷評論是景德鎮陶瓷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作為協會的形式出現,在全國也可能是唯一的。但是由于起步慢,陶瓷談論是歸于文學批判,仍是美術批判,或是兩者兼而有之,也沒有專門的結論。陶瓷談論對景德鎮陶瓷的開展有著活躍的含義,由于有批判,才不簡單出浮躁;由于有批判,才會有行進。
陶瓷評論涵蓋范圍廣,它與藝術陶瓷鑒賞不同,前者主要是針對事或現象,藝術陶瓷鑒賞的對象,不僅是藝術陶瓷作品,還會涉及創作者。陶瓷評論大致涉及到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及其發展方向、陶瓷企業生產經營模式及其體制機制、陶瓷科技創新等等方面。而藝術陶瓷鑒賞,則主要是針對藝術陶瓷作品的風格、布局、裝飾和技法。兩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當前,做好陶瓷評論或藝術陶瓷鑒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是認識程度還不夠,對陶瓷評論的認識有待于提高。陶瓷評論不是可有可無,而且很有必要。8年前幾個關心景德鎮陶瓷發展的人,想成立一個陶瓷評論社團,經過6年的努力,在2011年得以成立。陶瓷評論家協會成立兩年多來,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個中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陶瓷評論的認識似乎還不能到位。二是環境氛圍還不夠,尤其是陶瓷評論,說真話難。一團和氣,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尖銳的、實在的,一般人都不喜歡聽,媒體也不太會采用,也只好在個人博客或朋友聊天時說說而已。一些人為了花錢宣傳自己,寫手也好,媒體也好,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愿意,但多少從另一個方面宣傳了景德鎮陶瓷文化,也沒什么可指指點點的。三是重視力度還不夠。景德鎮也有一批人、包括院校的專家學者,關注景德鎮、關注景德鎮陶瓷的發展,敢于在不同的角度發表一些評論,但是好像并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并采納一些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倒是個別的像《景德鎮日報》瓷苑版、《瓷都美術家》等,還給了陶瓷評論的一塊陣地。
景德鎮陶瓷的發展和進步,需要批評、需要評論、需要有人“說三道四”,但只要是善意的、積極向上的,那就是可取的。藝術陶瓷鑒賞,雖然多說了一些好話、套話,也是受人之托。但如果看不到一片贊揚和喝彩聲的背后,會讓人的視線模糊,會影響景德鎮陶瓷發展的前進步伐。景德鎮著力打好“陶瓷、航空、旅游”三張主牌,成效明顯,而其中尤其要握緊拳頭打好陶瓷牌。因為,是陶瓷讓景德鎮千年窯火不斷鑄就輝煌,是陶瓷讓景德鎮立鎮興市千年經久不衰。把握了景德鎮陶瓷發展的方向,就把握了景德鎮發展的方向和命運。
傳遞中國文化 鑒賞中國現代陶瓷藝術
在今年的各大拍賣會中,古董藝術品的成交價格又再次掀起了天價風波。那么,屬于剛剛起步的高古陶瓷的市場潛力又到底有多大呢?資深業內人士何滿光表示,高古陶瓷的市場經濟價值上漲是遲早的事情。
我國的古代陶瓷中,明代以前的一般都被業界稱之為高古陶瓷。著名古瓷收藏家何滿光先生,一直致力于收藏古陶瓷數十年,因而有著非常豐富的市場經驗。為此,他對此高古陶瓷的前景非??春?。何滿光先生現為廣東省收藏家協會理事、廣東文物藝術研究會理事,在收藏方面尤以高古陶瓷最為在行。他傾盡畢生精力學習研究五大名窯,更把自己珍藏的2件陶瓷藏品視為人生的精神寄托。而除此以外,作為資深古陶瓷鑒藏家的何滿光對宋元時期的影青瓷和樞府釉的市場地位也是十分看重。何滿光表示,自己珍藏有一件市場比較少見的元代時期的樞府釉四足鼎。對于自己的藏品,何滿光也經常為自己的女兒及家人講解傳授鑒賞知識。他時常帶領著女兒,到處跑市場去增長見識和拜訪名家。資深古瓷鑒藏家何滿光憑借自己到處去走訪的經驗,再結合拍賣會的現狀進而對高古類陶瓷的藝術品進行了分析。何滿光表示,收藏高古陶是十分有趣味的事情。
高古陶瓷不僅是古文化味道濃厚,而且市場前景也可佳?!澳壳罢鞘詹馗吖盘沾傻淖詈脮r機,因為目前它的價值尚處于低洼階段?!焙螡M光表示,熱衷于收藏高古陶瓷的人群已開始越多越多,但還很多高古類的陶瓷沒有被古玩商們以珍稀品種的價格出售,但不代表它的價值僅此而已。因為這類陶瓷的年代久遠,存世量未必會少于明清陶瓷,因此市場價值依然是有著十分大的增值的潛力。(劉東婷、我國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生產陶器的文明古國之一,幾千年流傳下來的藝術作品數不勝數,讓我們今天也可以通過這些陶瓷藝術品來體味歷史長河中的點滴。當代陶瓷藝術的探索者和創作者們,不僅面對著悠久的傳統技藝,也在思索著如何發展中國當代的陶瓷藝術。
那么,什么是現代中國的陶瓷藝術發展的新亮點?又如何鑒賞中國的現代陶藝品?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歷程,與世界上其他的國家有何不同,可以從多種角度來探討。
以時間為線先從創作時間來看。新中國成立以后產生的第一代陶瓷藝術家因其學習背景、師承來源不同,時代的變遷使他們的作品不僅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也由于一些藝術家的留學背景,反映出了西方陶瓷藝術與中國的差異。例如祝大年、梅健鷹、鄭可、高莊的作品。祝大年曾留學日本,他的作品裝飾性強、色彩明朗,透出很強烈的人情味。作為“建國瓷”的主要參與者,他不僅努力恢復地方名窯的生產,也從理論上對傳統藝術的發展做了重要工作;高莊的作品不僅很好地繼承了傳統工藝手段,還反映出了歷史時期的特征。
第一代陶瓷藝術家的學生構成了中國第二代陶瓷藝術家。這時,新中國的教育體制發生了變化,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等一批藝術教育院校的成立,不僅引進了西方的教育體制,也使中國的學生更多地接受到了西方的現代藝術設計理念。例如,楊永善、周國楨、陳若菊、張守智等,他們的作品注重實用性和創新,對中國現代陶藝發展的承前啟后,功不可沒。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很多陶藝作者開始了新的思考和探索。中國新一代的陶瓷藝術家之中有一部分堅持傳統技藝,在材質和工藝方面進行探索,作品精致、感性細膩;也有一部分在作品中體現出更多地糅合各種藝術創作的方法在作品中,探索陶瓷與其他材料的結合,不局限在傳統的陶瓷造型和功能的基礎之上。新一代陶瓷藝術家的作品對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如呂品昌,他的作品不拘泥于具象,彰顯風格;白明的作品清新雅致,富有文人氣質,在具象的陶藝作品中表現了抽象的中國傳統文化,以一種出世和入世的姿態專注于現代陶藝的發展;鄭寧在日本留學階段注重實地研究日本的傳統陶藝,作品質樸渾厚,沉穩古拙中現暢達;左正堯,作品表現手法純凈利落,給人以直觀的沖擊力,有裝置藝術的特征;何炳欽,作品根據絞揉成的泥片紋理有意識拼合成裝飾形象,既有人為意識的裝飾形象效果,又有自然天成的形象效果,給人一種鬼斧神工、天然雕琢的意象。
投身到陶藝創作中的年輕一代,展現出了多元化、開放的、綜合的藝術特征。各種實驗和創作反映了新一代的陶藝創作者正力求以一種新的視角審視陶藝創作、重新建立陶藝的創作價值。例如,馬躍軍的作品力求把對傳統平和自然的審美意境與青瓷的色質統一起來。造型上,作品在曲與直、動與靜、虛與實的對比形式中,從而使作品自然地流露出音律般的美感;馮澍,作為上世紀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對傳統的崇拜,以及對高新技術被動的接受,使其作品寫實夸張,運用材料的結合完成對視覺的沖擊;王海晨,以一種新的視角來詮釋青花裝飾與現代家具的結合。
以創作地區為線以陶瓷創作的地區來看,像景德鎮作為歷史上的陶瓷重要產區,名家輩出,很多陶瓷藝術家在景德鎮完成創作,作品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手工技巧和工藝之美,時至今日,一部分陶瓷藝術家不僅繼承了產區精湛的傳統工藝技巧,還把這些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技藝發揚光大。
浙江省龍泉市自宋代開始就是青瓷的重要產地,現在很多中外陶藝家仍醉心于如冰似玉的青瓷。例如:陶瓷藝術家徐朝興長期從事龍泉青瓷藝術的創作與工藝研究,有豐富的青瓷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作品繼承了龍泉青瓷傳統工藝,熔龍泉哥窯與弟窯于一爐;毛正聰,從事青瓷研究50余年,繼承龍泉青瓷傳統工藝并勇于創新,自具風格。他的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閣、中央臺辦等機構以及中央領導、海內外人士收藏。
江蘇省宜興市盛產陶器,紫砂陶是其代表產品。宜興紫砂茶壺歷史悠久,名揚天下。歷史上制作紫砂壺的名家名作流傳甚廣,主要以造型取勝:“方非一式,圓不一樣”。用紫砂茶壺泡茶,不僅不產生化學變化,不奪茶香,又無熟湯氣,泡出的茶水色澤澄潔透明,茶味醇厚綿長。紫砂茶壺不僅有良好的實用功能,而且造型古樸優美,富有民族風格,色澤豐富含蘊,制作縝密精巧,經過歷代藝人千錘百煉的創造,成為工藝價值很高的欣賞品?,F在宜興仍有許多陶藝家繼承傳統,制作出頗具新意的作品。
福建省德化市以白瓷為名,瓷塑作品最有特色,今天也是重要的陶瓷產區。德化陶瓷藝術家蘇清河,作品《坐石觀音》藝術瓷雕是蘇清河的德化瑩玉藝術陶瓷研究所推出的瑩玉系列瓷雕中的瑩玉紅瓷種新作,作品體現了作者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爐火純青的藝術創作手藝。許興泰的《坐荷觀音》在繼承以何朝宗為代表的德化傳統瓷塑技法的基礎上,大膽地進行藝術創新,作品動感十足,使觀音的形象更加世俗化、生活化,極具自由飄逸的造型美。
現代陶瓷市場蓄勢待發中國現代陶瓷藝術家背后有厚重的中國傳統陶瓷文化為依靠,他們又把目光投射到了世界范疇,對中國今日的陶瓷藝術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其作品成為印證我國社會發展的可貴的文化財富。但是,相對于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的火爆,現在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對于現代陶藝作品還沒有產生足夠的重視,陶瓷投資主體仍然是中國古代陶瓷,零星的現代陶瓷拍賣還難成氣候,往往是個人的收藏行為。
中國現代陶藝作品現在還沒有引起市場和人們的關注,并不代表作品不能引發觀者的思考和情感共鳴。中國陶藝有著特殊的歷史和背景條件,雖然中國當代陶藝發展的路曲折而困難,但是正因為有了越來越多的陶藝創作者不斷對中國陶藝進行思考和探索,影響和成效已經慢慢顯現:各種陶藝聯展和個展地舉辦日益增多,教學規模不斷擴大,學習陶藝的人員不斷增加,國際性的交流也日漸頻繁。在各種拍賣會上開始出現現代陶藝作品,國際藝術收藏界也開始注意到中國一批有實力的陶藝家的作品。所以,我們應以期待的目光看待中國現代陶藝作品的市場潛力。藝術品往往由時間來檢驗,中國現代陶瓷藝術的發展不會在人們暫時的漠視的目光下萎縮,而是正以蓄勢待發的姿態準備著。
現代藝術瓷器如何收藏鑒賞
在國外,瓷器、景德鎮與中國是一個概念,可見中國的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但到了近代,與國外相比,陶瓷業卻落后了許多。近幾年,由于景德鎮的陶瓷藝人和藝術家們的努力,現代藝術瓷開始被海外收藏家關注,收藏家和陶瓷愛好者開始注意到,現代藝術瓷也是個不容忽視的新的收藏熱點。分析其原因有三:p>
1、瓷器收藏歷來是國內外收藏的重頭戲,但大都局限在古代瓷器和官窯陶瓷。由于官窯陶瓷的投資太大,并不是普通收藏家可以玩得起的。而現代藝術瓷則不然,普通中等收入的人士即可涉足。
2、官窯陶瓷由于量少,買家又多,價格大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如不是撿漏,或是罕見之品,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升值,且一旦遇上贗品,損失巨大?,F代瓷暫時還沒有這種風險,由于是一個新的收藏熱點,對收藏者來說升值的可能性更大,更具挑戰性。
3、現代藝術瓷由于其藝術語言的當代和新穎,在家居之中具有很好的可視性和與環境的協調性。這也是收藏者對其青睞的一個很直接的原因。
近兩年來,在香港、北京、廣東等地的多次景德鎮現代陶瓷精品拍賣和展銷會的成功舉辦,也為現代瓷成為新的收藏熱點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收藏現代藝術瓷應注意的事項
收藏現代藝術瓷首先應清楚自己的收藏目的。一般來說,不外乎有三種情況:
一、收藏一般藝術作品是出于喜愛和美化家居的需要;二、收藏名人名作,出于增值和提高收藏家身份的需要;三、按風格、年代、作者等類別進行收藏,出于成為系統化、專業化的需要。
像二三類方式不是一般愛好者可以做到的,不僅需要眼光,而且還要有強勁的財力支持。我建議一般收藏或是沒有涉足過現代藝術瓷收藏的人還是按第一類方式進行。在準備收藏之前,首先應概略了解景德鎮瓷器的成型工藝和燒成工藝,多看多比較不同陶瓷的優缺點。在具有起碼的陶瓷優劣鑒別能力的基礎上就可以嘗試著購買一兩件價位不高的藝術瓷。當然,通過第一步的收藏活動,對現代藝術瓷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且有了自己獨特的審美眼光,那么我建議藏家們去努力發現好的新人新作,因為新人新作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名人名作。這樣就能花很少的錢,獲取最大的利益回報。如果你財力雄厚,名人名家的作品當然也不要放棄。但由于這類作品有些已達價格頂點,甚至由于商業炒作,已經遠遠超出了作品真正的價值,收藏家就應小心從事,最好是向懂藝術懂工藝的專家顧問進行咨詢,才不至于出現大的失誤。如果有條件的想按第三類方式收藏作品,除非本人就是這方面的專家,一般的慣例是委托專家或有聲譽的代理人進行操作,這樣才能保證藏品的品質。
如何選擇現代藝術瓷
通過前面的介紹,人們知道現代藝術瓷作為不應被忽視的收藏新寵,并了解了收藏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那么具體地選擇一件作品應如何鑒別呢?
首先,應看作品的造型,而造型往往被陶瓷藝人和收藏家忽視。因為人們最易被色彩打動,而輕視造型本身。作為一種三維空間的藝術形式,造型的本身就能體現出一種精神?;驁A潤、或挺拔、或纖秀、或雄強、或文儒、或豪放。造型雖是由簡單的線條組成,但提供給人們的想像力卻是無窮無盡的。
繼而看裝飾的效果。因為是現代藝術瓷,既要看裝飾是否與造型統一,更要看裝飾本身是否新穎和有創造性。瓷質材料的精美決定了裝飾也應是惟美的?,F在有些陶瓷藝人,簡單地將國畫畫面移入瓷器裝飾,效果未必很好。除少數作品外,兩維空間的國畫移入三維空間并不適合瓷器裝飾。好的瓷器裝飾應是在任何一個角度都能給人以效果的完整性,而不是有些畫面太擠,有些畫面太空。
第三看色澤,青花是否純凈幽遠,豐富潤澤,釉里紅是否紅而不俗,層次多變,釉色是否亮麗瑩透,無斑點瑕疵。如果以上三點都比較符合要求,至少具備了收藏的基本條件。接下來要了解作者的自身條件,是新人新作價位偏低,大膽買下。如果是名人名作還需考察作者的年作品量。同樣作品的重復量(瓷器作品由于制作燒成過程的特殊性,一般慣例是允許有幾件同樣作品的類似),如果量少,價格自然要高,如果量多,特別是重復作品多,我建議要謹慎購買。從國際收藏慣例來看,收藏中青年藝術家的作品,看似有一定的風險,實際上卻是最具價值回報的一項投資。
陶瓷繪畫--陶瓷藝術之中的藝術
陶瓷繪畫--陶瓷藝術之中的藝術
陶瓷繪畫是我國“國粹”——陶瓷藝術之中的藝術,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時期,彩陶上便出現了最早的彩繪,這足以算是中國繪畫的源頭,中國畫的遠祖。
由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浙窯國際創作中心主辦,浙窯美術館承辦的“瓷上乾坤——名家浙窯百盤展”是瓷上乾坤系列展的首展,也是浙窯美術館虎年的第一個精品展,此次展覽集中了國內美術界的眾多高手,可謂群英薈萃。
瓷上乾坤——名家浙窯陶瓷書畫系列創作,匯集了國內美術界各門類藝術家,展現了藝術家的各種創作思想、風格、語言。創意觀念、技巧的表達會使陶瓷繪畫的藝術語言逐漸豐富,其表現力的挖掘更加增強,將會把繪畫,書法藝術本質的宣揚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使之與當代藝術有機銜接,使陶瓷繪畫這一傳統領域充滿現代審美意識,創作出風格各異、多姿多彩的陶瓷作品,探索出和中國經濟一樣可以影響世界的文化——水墨+陶瓷。
作為國粹的一個重要部分,陶瓷繪畫越來越受到當代藝術家們的青睞。元代青花的出現,使之成為陶瓷的主要裝飾手段,明清以降,繪畫創作大量運用于陶瓷,但大都作為匠人的謀生手段;文人雖也有創作,但是極少數作品能夠流芳,瓷的材質遠不同于宣紙,各門類藝術家想要在瓷上表達必須找到一套不同于紙本繪畫書寫的技巧,坯的枯澀、瓷面的光滑與紙質完全不同,每個人經過長久探索 都會找到自己在瓷上的表現手法。而瓷上作品相對紙本更具張力,現代大家林風眠、唐云、陸儼少、鄧白等都是個中高手,深具文人氣息的創作作品的藝術價值甚至遠遠超過他們的紙上作品。新世紀如何在瓷上展現時代風貌,當代特色,也是眾多藝術家所追尋的目標。
當代陶瓷藝術
捉迷藏 劉清云
杜甫 莊 稼
泥釋 白 明
中國陶瓷藝術源遠流長,有著燦爛輝煌的歷史,對世界陶瓷的發展產生過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以至在英語中成為中國的代稱。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陶瓷藝術創作實踐中產生了一批令人敬佩的陶瓷藝術家,他們分布在我國的各個陶瓷產區,作品不僅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時代特征,而且在繼承和創新上具有很高的造詣,受到了國內外陶瓷藝術愛好者和收藏家的青睞。同時,他們還以師徒相傳的方式培養了一批中青年藝術家,對推動我國陶瓷藝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與此同時,陶瓷藝術的發展自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興起的“西風”,直到80年代初才真正產生影響。而在90年代,這種影響力加劇,推動了陶瓷藝術的快速發展。
在短短的20年中,中國的陶瓷藝術形成了紛繁多樣的藝術形式,而陶瓷藝術在與新技術的結合方面,也顯示出了這一古老藝術與時俱進的特點。更為重要的是,當代陶瓷藝術多樣性的表現形式與風格,已經為大眾所接受和認可。陶瓷藝術家在創作風格上的顯著變化,主要表現在創作中求新求變,融入個性風格。
中國美術館首次獨立策劃、主辦的大型當代陶瓷作品展覽——“中國美術館陶瓷藝術邀請展”和“潮州現代陶瓷設計藝術展”日前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
“中國美術館陶瓷藝術邀請展”邀請當代陶瓷藝術家163人,薈萃了當代陶瓷藝術精品240余件?!俺敝莠F代陶瓷設計藝術展”展出40余件作品,向觀眾展示了潮州市現代陶瓷設計的優秀成果。
潮州陶瓷生產歷史悠久,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陶瓷業獲得了快速發展,陶瓷出口、總產值和銷售額均在全國名列前茅,并在國際市場上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優勢,產品暢銷世界五大洲60多個國家,成為潮州的支柱產業。
陶瓷知識頻道為陶瓷網重要內容組成部分,我們精選的《陶瓷藝術鑒賞》內容由編輯撰寫而成,希望您對我們的《陶瓷藝術鑒賞》一文感到滿意,如需瀏覽更多專題請訪問:陶瓷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