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陶瓷信息網網站!
    網站首頁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網 > 陶瓷藝術 > 陶瓷知識 > 導航 >

    陶瓷知識:耳杯

    陶瓷知識:耳杯

    陶瓷知識 古代虎紋瓷器耳杯 瓷磚知識

    2020-11-25

    陶瓷知識。

    耳杯——杯的一種式樣。亦稱“羽觴”。酒具。系仿漢代漆制羽觴,器身呈橢圓形,兩側有對稱的小耳,故名。流行于東漢至兩晉、南北朝,品種有綠釉陶、青瓷等。

    小編推薦

    陶瓷知識:壙碗


    壙碗——指明代墓葬出土的民窯青花小碗。明末多見,工藝粗率,繪畫豪放瀟灑,多繪山水、花鳥、梅竹、蔬果等。

    光緒秋操杯


    秋操杯-光緒年間為紀念清軍秋季操練而特制的紀念杯。在光緒年間曾經舉行過幾次秋季軍事操練,秋操紀念杯,是當時操練后的紀念品。常見到的一種是粉彩牡丹花式,蓮花式等。以葉莖為柄,柄為中空與杯相通,又可稱為吸杯。在柄的背面用墨書寫著操練時間和地點。

    陶瓷知識:博山爐


    博山爐——爐的一種式樣。盛行于漢、晉,系仿銅熏爐燒制。因其爐蓋高聳,象征海上蓬萊三山,故名。使用時,燃香料于爐中,香煙從蓋上鏤孔冒出,有如云霧繚繞。漢代一般為陶質,南北朝時有青瓷博山爐。

    新石器時代陶器蛋殼黑陶杯 杯壁厚度均勻薄如蛋殼


    ·蛋殼黑陶杯

    蛋殼黑陶杯是新石器時代陶器,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山東日照市東海峪龍山文化遺址出土,反映當地獨有的陶土材質和獨特的制陶方法,以及當地人生活習俗和審美觀念。器形分為三部分,上面是一個敞口侈沿深腹的小杯;中間是透雕中空的柄腹;下面是覆盆狀底座,由一根細長管連成統一的整體。杯壁厚度均勻,薄如蛋殼,質地細膩堅硬。該器形僅見于少數大中型墓葬,極可能是一種顯示尊貴身份的禮器。

    ·蛋殼黑陶杯

    山東龍山文化遺物------------蛋殼陶的含義是指器皿的厚度如蛋殼一樣,那么這種名字分明是不符合幾千年前古人賦予它真正存在的含義。今天我們給了它這樣的名字“蛋殼陶”,雖然不確切,但是在沒有任何文字記載,沒有任何人作為旁證的今天,也只有如此了。首先,我們必須承認在幾千年前是沒有軸承這種東西,拉坯造型是離不開軸承,軸承作為承載輪盤唯一最穩定的配件是人所共知,那么沒有這樣的先進設備還能制造出這樣薄的器皿我們不得不承認祖先技藝的高超極致!

    ·蛋殼黑陶杯

    一般的陶器都是使用當地的粘土原料,蛋殼陶細膩的粘土顆粒直徑是沒有超過1mm的,那么在還沒有絲網的四千多年祖先使用什么工具過濾陶土的?現在仍然沒有人知道,如果說猜測那就多了去,更不確切的種種所謂評說都很多。大家知道,陶器的燒成溫度要在900℃以上,否則這蛋殼陶保存不到這年頭,遠古時期祖先會使用耐火材料嗎?另外,高溫環境下燒制的蛋殼陶不變形,并且還有鏤空工藝于壓光融為一爐,這又印證了四千多年的祖先在溫度控制,雕刻加工,造型能力,材料工藝方面已經具備了絕世水平。它是史前陶文化高超技藝的典型代表,迄今,很多藝人都難以達到。

    ·蛋殼黑陶杯

    蛋殼黑陶杯僅僅出土于少數的大中型墓葬之中,說明它在當時就是一種極高貴的用品,并非常人可以享用,極可能是一種顯示尊貴身份的禮器,那就意味著社會上已產生階級分化而即將告別原始的蒙昧,可以說,蛋殼黑陶杯的出現,即已掀開文明的曙光。

    中國古代的陶制品器形規整,厚薄均勻,顏色純正,舉世聞名的蛋殼黑陶杯是其中的杰出之作。它“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掂之飄忽若無,敲擊錚錚有聲?!北皇澜绺鲊脊沤缱u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冰裂杯 巧奪天工的殘缺美


    冰裂杯,杯壁厚實,口緣寬敞,釉薄而質細,釉面上有不規則的細碎層層疊疊,好似豎冰乍裂,立體感很強,極富藝術魅力。同時冰裂紋杯也是南宋官窖的極品。

    綠色冰裂杯

    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現象。開裂原因有二:一是成型時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響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脹系數不同,焙燒后冷卻時釉層收縮率大。原是瓷器燒制中的缺點,但人們有意利用開裂的規律制造開片釉,作為瓷器的一種特殊裝飾。以宋代哥窯產品最為著名。

    開片釉在制作上可分兩大類:一為填充型,在燒成的釉裂紋中填充煤煙等,紋路呈黑色;也可在裂紋中填充硫酸銅等著色劑,呈棕綠色紋路。另一類為覆蓋型,在焙燒后的底釉上覆蓋一層顏色釉,再次焙燒,呈現裂紋,露出底釉顏色。開片據裂紋稀密和圖形不同分別稱冰裂紋、魚子紋、百圾碎、蟹爪紋、牛毛紋及鱔血紋等。數九寒冬,冰凍三尺,執棒槌或石頭砸其上,冰面就會嘎然一聲,出現許多炸裂開的白色紋路,這種紋路人們稱之為冰裂紋。

    冰裂紋茶具

    將這種縱橫交織的紋路首先運用在傳統藝術上,并蜚聲全球的當屬中國的瓷器。其中,哥窯上的開片是極好的一例。所謂“開片”,即冰裂紋,系胎釉膨脹系數不一,導致釉面出現裂紋,實際上是一種缺陷,卻被制瓷工匠巧妙地用來作為裝飾紋,且效果精美絕倫,有渾然天成、巧奪天工之感。古人曰:“官窯品格,大率與哥窯相同,色到粉青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紋取冰裂為上,梅花片墨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笨梢娝莫毺孛涝缇筒┑霉湃说暮駩?,并將其視為稀世珍品。

    陶瓷藝術·冰裂杯

    冰裂紋杯是南宋官窖的極品。該茶杯選用天然的陶瓷泥料,運用獨特的加工技術精制而成,具有外形光亮細膩美觀,杯壁厚,不燙手,散熱快的優點!陶藝中的杯體與釉,如果在配方與燒成上設計不當,兩者膨脹系數差異過大,常會造成釉面裂紋。然而刻意造成釉面裂紋,也別有一番風味,在陶藝上我們稱之為裂紋釉。

    裝飾物·冰裂杯

    “冰裂釉”與裂紋釉不同,其差異在于前者為多層次裂紋,而后者為單層次?!岸鄬哟瘟鸭y”在技術上的困難度可想而知。同時把開水或茶水倒入冰裂杯中浸泡,可令水質口感綿軟甘甜。這也是冰裂杯深得人們喜愛的原因之一。

    香茗芬芳冰裂杯 極富藝術魅力


    冰裂杯,杯壁厚實,口緣寬敞,釉薄而質細,釉面上有不規則的細碎層層疊疊,好似豎冰乍裂,立體感很強,極富藝術魅力,在多層次的立體結構裂紋,造成猶如花瓣般的層面。

    冰裂杯

    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現象。開裂原因有二:一是成型時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響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脹系數不同,焙燒后冷卻時釉層收縮率大。原是瓷器燒制中的缺點,但人們有意利用開裂的規律制造開片釉,作為瓷器的一種特殊裝飾。以宋代哥窯產品最為著名。

    開片釉在制作上可分兩大類:一為填充型,在燒成的釉裂紋中填充煤煙等,紋路呈黑色;也可在裂紋中填充硫酸銅等著色劑,呈棕綠色紋路。另一類為覆蓋型,在焙燒后的底釉上覆蓋一層顏色釉,再次焙燒,呈現裂紋,露出底釉顏色。開片據裂紋稀密和圖形不同分別稱冰裂紋、魚子紋、百圾碎、蟹爪紋、牛毛紋及鱔血紋等。數九寒冬,冰凍三尺,執棒槌或石頭砸其上,冰面就會嘎然一聲,出現許多炸裂開的白色紋路,這種紋路人們稱之為冰裂紋。

    冰裂紋茶具

    將這種縱橫交織的紋路首先運用在傳統藝術上,并蜚聲全球的當屬中國的瓷器。其中,哥窯上的開片是極好的一例。所謂“開片”,即冰裂紋,系胎釉膨脹系數不一,導致釉面出現裂紋,實際上是一種缺陷,卻被制瓷工匠巧妙地用來作為裝飾紋,且效果精美絕倫,有渾然天成、巧奪天工之感。古人曰:“官窯品格,大率與哥窯相同,色到粉青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紋取冰裂為上,梅花片墨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笨梢娝莫毺孛涝缇筒┑霉湃说暮駩?,并將其視為稀世珍品。

    冰裂紋杯是南宋官窖的極品。該茶杯選用天然的陶瓷泥料,運用獨特的加工技術精制而成,具有外形光亮細膩美觀,杯壁厚,不燙手,散熱快的優點!陶藝中的杯體與釉,如果在配方與燒成上設計不當,兩者膨脹系數差異過大,常會造成釉面裂紋。然而刻意造成釉面裂紋,也別有一番風味,在陶藝上我們稱之為裂紋釉。

    裝飾物·冰裂杯

    “冰裂釉”與裂紋釉不同,其差異在于前者為多層次裂紋,而后者為單層次?!岸鄬哟瘟鸭y”在技術上的困難度可想而知。同時把開水或茶水倒入冰裂杯中浸泡,可令水質口感綿軟甘甜。這也是冰裂杯深得人們喜愛的原因之一。

    雞缸杯從酒器到滿地雞走


    2014年4月8日,一只雞缸杯藏品在香港蘇富比以2.8億港元拍賣價格震驚于世。10月21日,買家劉益謙決定聯手景德鎮御窯元華堂,全球限量制造6900只和6900對高仿明成化斗彩雞缸杯。然而,隨著雞缸杯的聲名鵲起,景德鎮出現了當地百姓嘲笑的“滿地‘雞’走”的亂象。

    明成化雞缸杯

    一只誕生于明成化(公元1465-1487)年間的小小酒杯,500多年后的今天,不經意間在全球的古玩收藏界、陶瓷藝術界乃至整個文化界掀起了一陣難以名狀的追逐浪潮,更被參加2014年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的專業人士稱為“雞缸杯”現象。

    近日,筆者走進了景德鎮市著名的御窯陶瓷工藝傳承機構——御窯元華堂。這是一座依山坡而建的普通的手工作坊式工廠,大門外沒有任何可供辨識的招牌,車間旁是一棟高層豪華住宅,著名的仿古瓷制作大師向元華和他的家人就居住于此。而舉世聞名的限量版高仿“雞缸杯”就將誕生于此。

    車間很大,分為上下三層,底層有幾個年歲較大的工人聚精會神地在修坯,二樓十幾名工人在聚光燈下一筆筆描繪,工作臺前,排放著一只只精巧的雞缸杯,走上三樓,偌大的車間略顯空曠,十幾名女工占據著車間內的一角,她們和二樓的工人一樣在仔細描繪著杯上的圖案,在她們芊芊十指的巧繪下,一只只雞缸杯栩栩如生脫穎而出。

    整個生產流程看似非常簡單,但工人們卻都在全神貫注地工作,車間里沒有任何的雜音。一位年輕的女工告訴筆者:“這是純手工上料的第三道工序。能親手制作‘6900工程’很榮幸?!本暗骆偞晒は矚g把重要的生產任務比喻為“某某工程”,比如歷史上著名的毛瓷就被譽為“7501工程”。

    從車間出來,筆者和幾位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商人在四樓的會議室里見到御元堂董事長向元華。他穿著樸素,不茍言笑,身型消瘦,精神矍鑠。沒有客套,他侃侃而談:“景德鎮是歷代官窯瓷器的燒造地,一件官窯制品從選料、拉坯、成型、修坯、彩繪、上釉、燒制……少說也要經過70多道主要工序,細分的話更要達到近200道工序,雞缸杯是明成化年間中國瓷器的巔峰代表作,其燒制過程非常復雜,它需要先用青花鈷料在瓷坯上勾畫出圖案紋樣,然后入窯,以1300℃的高溫進行第一次燒制,燒成取出后,在釉上填入彩料,再次入窯以900℃低溫進行第二次燒制而成,整個制造工藝無與倫比?!?/p>

    雞缸杯何以名揚天下

    1949年前后,香港收藏家仇炎之用1000元港元,買下了一對被許多人認為是“假貨”的明成化斗彩雞缸杯。據趙汝珍著的《古玩指南》記載:“明成化窯斗彩雞缸杯,現存僅三只?!背苫凡蚀善?,基本上都是官窯產品,在明代已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據相關資料,1980年,仇炎之家屬將這對雞缸杯送上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一只拍了418萬港元,另一只拍了528萬港元,刷新了當年中國瓷器成交紀錄。前者后被大英博物館收藏,后者則在1999年蘇富比拍賣會上以2917萬港元被瑞士收藏家裕利兄弟購得,再次刷新中國古瓷拍賣紀錄。時隔15年后,2014年4月8日,這件雞缸杯在香港蘇富比又被拍賣,拍賣價格達到了創紀錄的2.5億港元,加上傭金達到了2.8億港元。后經蘇富比證實,買家為上海龍美術館的創立人劉益謙先生。

    10月21日,劉益謙在得手雞缸杯后僅半年,就決定聯手景德鎮御窯元華堂,再做驚世之舉:由劉益謙名下的上海龍美術館出品,景德鎮御窯元華堂承制,全球限量制造6900只和6900對高仿明成化斗彩雞缸杯。不過,劉益謙并沒有來到景德鎮出席盛況空前的啟動儀式,而是委托自己的夫人王薇來到景德鎮。業內人士評價,這是中國陶瓷藝術界強強聯手的一次合作,劉益謙擁有舉世聞名的雞缸杯,而以生產仿古瓷聞名業內的元華堂也將名利雙收。

    “滿地‘雞’走”亂象背后

    然而,隨著雞缸杯的聲名鵲起,景德鎮出現了當地百姓嘲笑的“滿地‘雞’走”的亂象。

    在景德鎮的大場小市,在一些瓷器店里,在一些名人作坊,幾乎一夜之間,仿制得惟妙惟肖的雞缸杯堂而皇之的擺上了貨架,且價格之間相差巨大。一位多年經營仿古瓷的朋友告訴筆者,近些年來,景德鎮仿古瓷非常好賣,尤其是精仿古瓷,價格不貴,且都是根據經典名瓷作仿,比起一些價格不著邊際的文人藝術瓷更搶手。雞缸杯精巧細致,很上檔次,適合各類高端人士把玩,且經過收藏界多次炒作,自然成為陶瓷市場上的搶手貨。

    筆者對景德鎮市場上的雞缸杯做了一番了解,比如,御窯元華堂的限量版目前價格很貴,每只帶編號的雞缸杯6900元,每對雞缸杯13800元,一只某著名古窯生產的所謂柴窯燒制的雞缸杯開價僅1200元,而另一只幾乎一模一樣的氣窯產雞缸杯開價才420元。在一些街邊陶瓷店內,一只雞缸杯才賣百十元人民幣。在幾個低檔的瓷器賣場,一些攤主竟然對粗制濫造的雞缸杯來了個批發大甩賣:100元兩對!

    景德鎮的業內人士對滿地“雞”走也頗有微詞。一位頗有研究的景德鎮學者說,仿制和造假一直都是景德鎮陶瓷無法避開的尷尬話題,從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到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各類青花、粉彩、釉里紅等瓶瓶罐罐,再到各類大師的藝術作品,直至眼下的雞缸杯,幾乎所有的名瓷都會出現各類仿品,甚至造假,都無法避免和難以躲過偽作市場的沖擊和低俗廉價的蹂躪。而仿制和造假因為理念的差別,制造工藝的不同,是有著天壤之別的。一位在某陶瓷廣場開店的業主笑著說:“雞缸杯是國寶,名氣那么大,又不是哪個人的專利,只要有經濟利益,就會有仿制,大師賣得貴,我量走得快,各賺各的錢!”

    雞缸杯走紅,也帶動了景德鎮“小器精品”市場的“單杯時代”出現。近年來,市場上一些精美高端、單只價值上千元甚至上萬元的小茶杯,成為商界、文人、收藏家的追捧,并由此產生了一批非常著名的品牌(因而受到國家專利保護)。景德鎮《東方陶瓷》執行主編黃茂軍說:“傳統的瓷器都是手工制作,且大多是量身定做,這和現代工業的規?;a截然不同?!疄橐蝗硕鵁汀疄橐蝗喝硕鵁且环N完全不同的理念和感覺?!?/p>

    他說,明成化斗彩雞缸杯本該是“單杯時代”的翹首,而不該淪為沒有標準且不設底線的地攤貨。

    鈞瓷“?!敝星蟆皺C”-小杯大商機


    一個需要正視的事實是,當下的鈞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陷入低迷。一方面,少數品牌影響力大、轉型快的大窯口雖然不比前幾年,但勢頭依然強勁;另一方面,包括中小窯口特別是新窯口在內的一大批窯口,由于受經濟下行等大環境的影響,用舉步維艱來形容一點兒都不為過。危機,危機,危險和機遇總是孿生兄弟。面對危機,鈞瓷人如何反躬自省,彌補自己的發展短板?面對危機,每一個具體的窯口怎樣制定適合自己的發展策略?面對危機,鈞瓷產業怎樣“?!敝星蟆皺C”,走上持續健康發展軌道?

    帶著這些問題,特組織本次《鈞瓷“?!敝星蟆皺C”系列談》,以期通過匯聚各方智力,打通制約當前鈞瓷產業發展的“任督二脈”,從而給各個窯口帶來理性、科學、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最終助推鈞瓷文化創意產業良性健康發展。

    小杯大商機-跳刀紋杯-白勝利/制

    鈞瓷圈的朋友年底聚會,細數經濟寒流下2015年依然能賺到錢的鈞瓷廠家,概括起來有四類企業。

    一、誕生國禮級產品并有良好政商圈人氣的廠家。

    二、燒成穩定、釉色超群、以大路產品為主、針對眾店商的廠家。

    三、有獨特的泥釉配方技術和嫻熟的手工制瓷技藝的“夫妻”小作坊。

    四、“跟著下,不害怕”,一味仿制別人專利造型,不求創新,滿足市場的“偷窺”欲而賺些銀兩的廠家。

    品茗杯

    這四類企業,我比較推崇夫妻小作坊。我有一個學生,是手拉坯高手。去年年底,他約我到他的作坊喝茶。一到他家,我就傻眼了。三條七十年代砌成的青磚窯洞就是全部的廠房。環窯洞的四周是青磚壘就的火炕,火炕上面是光潔如鏡的米色地板磚,地板磚上有序碼排著尺寸不同的生坯茶盞。同一類茶盞的口徑都絲毫不差,仿佛同一模具澆鑄成的??次页泽@的樣子,學生說:“老師,這沒有什么,比數學上的微積分容易多了。一年中每一天都干這個,熟能生巧,一年能拉幾萬只杯子,咋拉不好?不過,這兩年生意不好做,燒大路貨費力不賺錢。琢磨之后,決定精工細做,一天只做三二十只杯子,燒成之后,再精挑細選,選出十只八只,每一只能賣到100到150元,雖然產量小,但利潤可觀!”學生繼續說著,內容是什么,我卻聽不進去了。我一個二千多平米的生產車間,用了七八個一線工人,創造的利潤竟趕不上我的學生,這真是思路決定出路呀!

    接下來,學生又說:“老師,眼下鈞瓷禮品沒有前幾年火了,你那里生產條件好,不如多燒些實用器?!备舯谝彩切∽鞣?,新開發了雙層保溫養生杯,杯蓋是網上定制的,現在訂單排隊,半立方的窯爐產值能達到一萬多。人家很有頭腦,杯子剛試燒成功,就跑到國家陶瓷質檢中心做了全方位的質檢,質檢合格后,第一時間就掛到了網上,真厲害呀!第一個月就賺了五萬多,學生越說越有勁,興奮異常。我知道學生是對我好,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意味,就像當年我恨他們不成才一樣。

    雙層保溫養生杯-李朝斐/制

    回家的路上我想,鈞瓷說到底還是藝術品,藝術品的市場比起生活用品市場就小得多了。在藝術品市場日益萎縮的今天,藝術品生活化,應該是鈞瓷產業發展的方向。鈞瓷茶盞、鈞瓷養生杯的橫空出世不就是很好的說明嗎?

    當然,這次轉型是需要下些工夫的。無論是產品的款式、功用還是價格,都要以市場為導向,做全方位的調整。調整的同時,自己的內功也必須練好,就像我那位學生。人家整年累月只拉圓圓的茶盞,其它一概不做,幾年下來名氣就出去了,只要提到姓牛的茶盞誰不叫好!叫好的還是他那兩只茶盞般溜圓的眼睛,光溜溜泛著水光,我真的疑心是長時間做茶盞影響的。只要功夫下到,什么事情做不成呢?達摩的九年面壁不就生生地在冰冷的巖壁上映出了活活的“佛影”嗎?

    相關推薦
    国产美女视频国产视视频